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热点 >

视讯!高淳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4%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23-05-06 10:11:40

记者 胡明峰


(资料图片)

通讯员 陈少华 诸定翔

民营企业贡献税收占95%以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达88.6%,民营经济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为74%……一组最新数据,折射出高淳区这座位于南京市最南端、仅43万余常住人口的小城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

近日,高淳成功入选江苏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培育名单。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淳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壮大之路?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筑巢引凤,为全域发展增添活力

高淳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水产养殖面积超24万亩,绝大部分养殖的是螃蟹。高淳区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邹雪明告诉记者,一只螃蟹串起的产业链,带动了该区超10万人就业。

高淳的产业版图上有螃蟹,但不只是有螃蟹。高淳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持续拓宽,已广泛覆盖到工业制造、现代服务、建筑业、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从业人员超过18.45万人,成为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高淳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能够带动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加速流动,进而增强全域发展活力。”高淳区发改委副主任陈丹凤说。

在高淳经开区南京冠盛汽配有限公司附近,各类摊点汇聚成一条微型“美食街”,人气旺盛。10多年前为扩充产能,民营企业冠盛汽配从温州来到高淳,一次性带来300多人,现已发展成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我们拥有1600多名员工,绝大多数是外地人,很多都在这里买房成家,成为了新高淳人。”冠盛汽配财务总监戢保平说。

走进华玻电子玻璃一期项目基地,年产130万片大尺寸电子玻璃的产线正有序运转。这家国内目前唯一拥有3A盖板玻璃、触控、TP、全贴合、整机一站式研发生产制造能力的光电玻璃企业,从落户到投产仅耗时不到两个月。近年来,高淳深入落实“营商环境直通车”“六项承诺”“优化营商环境100条”等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放管服”改革成果,推行“永不走的驻厂员”制度,吸引了众多民营企业“在高淳试试”。

激励创新,向“二次创业”发起冲锋

“高淳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经营主体携手共进。”陈丹凤说,以水产养殖为例,政府为螃蟹“造节”,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了华东地区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场,助力产业发展。如今,省河蟹产业研究中心落户高淳,螃蟹“种业芯片”保障更加坚实。

近年来,高淳接连发布精准支持企业与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全力支持企业设备、人才、技术投入,单去年就兑现各类奖补1.3亿元。目前,高淳已集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99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6家。

最近,南京东润橡塑集团旗下润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准备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是公司的大事。”集团副总经理余静说,落地高淳10多年来,吃“技术饭”的东润已发展成年产值17亿元、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

“技术创新是件难事。”余静坦言,但要在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企业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3年前,该企业斥巨资“二次创业”——进行装备升级改造,转型智能化发展,带动产品升级。目前,该集团旗下另一家特种橡塑公司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这将大大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加强市场竞争力。

这也是高淳“二次创业”的机遇。高淳区工信局中小企业服务科负责人叶超说,这类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民营企业发展潜力十足,具有极高成长性,是高淳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有力保障。

生态优先,为高质量发展擦亮底色

生态,是高淳最大的特色和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高淳共关停各类高污染企业103家,整治提升120家。高淳区工信局规划投资与政策科负责人张哲告诉记者,为了守住这抹“绿”,高淳拒绝了投资50多亿元的化工项目,外迁30多亿元的高污染项目。

春江水暖鸭先知,民营企业敏锐捕捉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导向。在冠盛汽配成片的厂房顶上,整齐分布着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400万千瓦时,可极大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效能,今年还将再建成150万千瓦时规模。

南京德普瑞克环保科技股份公司看到了“双碳”目标下的商机。公司副总经理于骏杰说,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催化器产品,用于摩托车和小型通用动力设备的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的减排、净化,成为下游厂商急需的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生态导向更加鲜明,产业名片越擦越亮。目前,高淳形成了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以及度假和水产“4+2”产业链条。去年,高淳四大制造业产业链实现产业规模406.22亿元,同比增长20.61%。高淳区委书记刘伟表示,高淳正着力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鲜明标识的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环境优势加快向发展优势、竞争胜势转变。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